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光华路299弄6幢11号

邮编:315040

联系人:周小姐

电话:0574-87227134

传真:0574-89078138

邮箱:info@chinese-apollo.com

网址:www.chinese-apollo.com

美元走强施压金属市场,COMEX铜期货下跌近1%
2024/11/30 16

1. 美元走强施压金属市场,COMEX铜期货下跌近1%

周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OMEX)的期货市场经历了一次显著的下跌,主要归因于美元汇率的强势攀升至两年来的高点。这一市场动态再次凸显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对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金属市场的深远影响。

截至收盘,铜期货价格普遍下跌,跌幅在3.1美分至3.9美分之间不等。其中,成交最为活跃的2024年12月期铜合约下跌了3.9美分,跌幅达到0.95%,最终报收于4.086美元/磅,这也是自11月15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整个基准合约的交易区间则维持在4.0595美元至4.172美元之间。

美元汇率的走强无疑是此次铜期货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随着美元指数在短暂回调后重新走高并刷新了年内的高点,这对以美元定价的期铜构成了直接的压力。美元走强使得美元计价的金属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变得更加昂贵,从而抑制了需求和价格。长期以来,铜价与美元走势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即美元上涨往往伴随着铜价的下跌。

此外,尽管中国制造业数据有所改善,但市场对于刺激政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振铜需求仍持怀疑态度。这种不确定性导致铜价在震荡中回落。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如乌克兰连续使用西方武器袭击俄罗斯,以及美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等事件,也对市场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变化也对金属市场产生了影响。随着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这进一步为美元提供了上涨的动能,同时也让金属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

尽管铜期货价格下跌,但中国铜市场的表现却呈现出一定的韧性。数据显示,中国10月的精炼铜进口量环比增长了10.91%,同比上升了8.61%,这表明国内金属需求有所回暖,为短期需求提供了支撑。然而,铜矿砂及精矿的进口量却环比下降了4.98%,同比仅微增0.35%,显示出原料进口的波动性。此外,铜材出口退税取消后,下游企业加速出口以去库存,但整体需求依然疲弱,市场复苏的迹象并不明显。

 

2.  必和必拓110亿美元押注铜矿项目,应对未来十年铜供应缺口

近日,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发布了一项重大投资决策,旨在应对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供应短缺问题。

据外电报道,必和必拓预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全球铜供应将出现约1000万吨的缺口。这一预测基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对铜需求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和数据中心建设等新兴领域。为应对这一挑战,必和必拓决定在其全球最大的铜矿——埃斯康迪达(Escondida)以及智利的其他铜矿项目上,至少投资110亿美元。

这笔巨额投资将用于在未来大约十年内,从埃斯康迪达和另一规模较小的铜矿——斯宾塞(Spence)中开采更多的铜。同时,必和必拓还计划重启塞罗科罗拉多(Cerro Colorado)铜矿的生产,以进一步增加铜产量。这一系列的投资举措旨在确保公司在未来能够稳定地提供铜资源,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尽管有这些增产计划,必和必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报告指出,到本十年末,该公司的铜年产量预计仍将下降约30万吨,至160万吨。这一降幅主要受到埃斯康迪达铜矿产量自然下滑的影响,该矿的产量预计将在明年达到峰值。这意味着,尽管有新的投资和生产计划,但必和必拓仍需努力保持其铜产量的稳定增长。

此外,其他大型铜矿生产商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随着全球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这些公司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来应对老旧矿山产量下滑的问题。因此,整个铜矿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以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3. 铜:宏观环境趋于中性偏空,美国经济数据展现强劲态势

近期,价的宏观环境整体呈现出中性偏空的趋势。美国方面,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初次申领失业金人数持续创下新低,这一连串的积极数据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可能转向鹰派的担忧。受此影响,美元在避险情绪、鹰派政策预期以及美欧经济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持续攀升至新的高点。同时,美债利率也维持在4.4%的高位,市场后续将密切关注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是否会出现中期拐点,这将对铜价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从现货层面来看,国内铜库存的去化速度有所放缓。上周铜价下跌后,下游企业纷纷抓住时机进行点价采购,采购量大幅上升。然而,尽管采购量增加,但终端消费并未跟上,导致提货速度相对偏慢。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并未完全恢复,对铜价的支撑力度有限。

在供应端方面,国内冶炼产量出现环比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进口到港量却维持高位,进口窗口持续打开,预示着未来到港的铜量可能会继续增加。这一供应格局的变化将对铜价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压力。

从消费端来看,随着淡季的临近,下游消费增量放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铜材出口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支撑作用,部分下游企业为了抢占出口市场,增加了对铜材的采购量。这一因素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淡季对铜价的负面影响。

在再生铜方面,精废价差维持在低位运行,导致再生铜杆的开工率环比略有下滑。与此同时,精铜杆的开工率却环比提升了1.46%,显示出不同种类铜材之间的生产差异。此外,江苏溧阳地区即将实施反向开票政策,这一政策将对当地再生铜企业的开工产生一定影响。然而,目前江苏其他地区尚未传出类似政策的消息。

展望未来,国内宏观环境相对平淡,缺乏明显的驱动因素。库存去化速度放缓对铜价构成不利影响。同时,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鹰派预期导致资金流入美元指数和美债市场,进一步加剧了铜价的震荡走势。综合来看,预计铜价在短期内将维持震荡运行的态势。


 

4. 必和必拓百亿美元提升智利铜产量,剑指年产140万吨目标

据外媒11月19日报道,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在智利概述了其产量提升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优化现有运营和推进新项目,将其在智利的年铜产量提高43万至54万吨。这一增产计划不仅彰显了必和必拓对铜市场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也反映了其在全球矿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战略眼光。

必和必拓美洲矿产总裁Brandon Craig在本周的智利之行中,向投资者和记者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增长计划。他表示,公司的长期铜产量目标将稳定在每年140万吨左右,这较当前水平有小幅增加约10万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和必拓将在智利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和扩建项目。

其中,对于智利巨型Escondida铜矿,该公司计划投入巨资以提升其产能。据透露,为实现增长计划,必和必拓将需要投资100亿至140亿美元用于该铜矿的扩建和升级。这一投资规模之大,足以看出必和必拓对铜市场的重视程度和对未来需求的信心。

此外,必和必拓还计划从2028年开始,投资73亿至98亿美元用于新项目。这些新项目将包括新的铜矿开采、冶炼和精炼设施,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支持。通过这些新项目的实施,必和必拓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铜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铜供应。

必和必拓的这一增产计划不仅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全球铜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生产的逐步恢复,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必和必拓通过提升智利铜产量,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铜市场的供应紧张状况,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有力的支持。

 

5. 铜供需面概览:矿紧与下游需求回暖交织

的供需面来看,近期铜价的波动对下游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激发了市场的采购活力,使得国内社会库存再度出现去化现象。这一趋势为铜价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然而,未来矿端供应预计仍将偏紧,这无疑增加了铜价的不确定性。据了解,TC(Treatment and Refining Charges,即精炼费)长单谈判目前尚无结果,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10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111.6万吨,同比减少1.3%。尽管10月有新冶炼厂投产,但由于原料供应紧张,达产速度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再加上部分冶炼厂进行检修,导致10月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

进入11月,情况并未出现明显改善。据市场调研机构统计,有7家冶炼厂计划进行检修,涉及粗炼产能高达199万吨,较10月时涉及的104万吨产能大幅增加。冶炼厂的集中检修成为导致11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部分前期刚投产的冶炼厂由于铜精矿供应紧张,达产速度也放缓,进一步压缩了11月的产量。

从下游需求来看,虽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10月中国铜材产量为196.7万吨,自今年单月最高水平回落,且同比减少0.3%;1-10月中国铜材产量为1827.4万吨,同比减少1.1%。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作为铜市传统需求旺季,中国铜材产量如期提升。尽管10月份铜价区间震荡波动有限,“银十”期间国内铜材产量出现回落,但近期消费回暖和库存去化的趋势仍为铜价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综上所述,未来铜价的走势将受到矿端供应偏紧和下游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投资者在关注铜价波动的同时,也需密切关注供需面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动态,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6.美元波动下的金属动态:伦铜收涨0.80%

美元波动下的金属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周一,美元指数在106关口附近的震荡徘徊为大宗商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展现出了复杂而多变的市场动态。美元走软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这不仅为多头投资者提供了逢低买入的良机,还推动了有色金属市场的普遍反弹。然而,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在伦锡的小幅下跌中得到了体现,提醒投资者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不可忽视潜在的风险。

有色金属市场的普遍反弹

在本周一的市场行情中,伦铜0.80%的涨幅结束一天的走势,报9044美元,这一强劲表现无疑为铜市场注入了信心。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价格走势往往被视为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此次伦铜的领涨,不仅反映出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也体现了投资者对铜市场未来需求的看好。

与此同时,伦铝和伦锌也分别以0.67%和1.62%的涨幅紧随其后,报2647.5美元和3020美元。这两种金属的稳定需求是支撑其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持续复苏,对铝和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市场提供了上涨的动力。

尽管伦铅的涨幅仅为0.22%,但其稳定的价格走势同样值得关注。铅作为电池制造的重要原料,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伦铅的稳定表现反映出投资者对铅市场的信心并未因美元波动而受到影响。

黄金价格的震荡走低

与有色金属市场的普遍反弹相比,黄金价格的震荡走低则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停火消息降低了市场的避险情绪,使得黄金的避险吸引力减弱,从而导致金价下跌。这一变化再次证明了黄金价格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反应。

此外,即将公布的美联储11月会议记录、GDP数据以及核心PCE物价指数也将对黄金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经济数据的发布将为市场提供更多关于美国经济状况和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影响黄金价格的走势。

美元波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美元的波动无疑为金属市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美元走软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下降,为投资者提供了逢低买入的良机。这一变化不仅推动了有色金属市场的普遍反弹,也为市场提供了上涨的动力。

另一方面,即将发布的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也将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特别是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和全球经济状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投资建议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既要看到美元波动带来的机遇,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在把握投资节奏的同时,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经济数据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对于有色金属市场而言,尽管当前市场表现出一定的上涨动力,但投资者仍需谨慎对待。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同时,要注意分散投资风险,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一品种或某一市场。

对于黄金市场而言,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数据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避险策略。在金价震荡走低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考虑逢低买入或进行短期交易,但需注意控制仓位和风险。

综上所述,美元波动下的金属市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投资者需要慧眼识珠、把握时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

 

7. 多空交织,铜价强势反弹上涨

近期,国内商品市场呈现出涨跌不一的态势,而铜价则在这一背景下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上周,受俄乌局势升级引发的避险情绪影响,沪铜承压续跌,周线跌幅为1.10%。同时,美元指数的强势姿态也持续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施加压力,有色金属反弹中断,周五晚间铜价重新走弱。

但在周一早盘,沪铜主力强势反弹,截止10:15休盘报价74380元/吨(+460,0.62%)。早间市场成交平稳进行,持货商继续挺价出货,下游贸易商刚需入市交易,逢低采购积极,交易面尚可。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铜价报74490-74530元/吨,均价报74510元/吨,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480元/吨。

从宏观层面来看,俄乌地缘局势的紧张态势持续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因此受到波及。美元指数在短暂回调后重拾升势,触及两年新高,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以其他货币计价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此外,投资者对最大金属消费国中国需求的担忧也持续存在,进一步打压了铜价。

在矿端方面,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对未来十年全球铜供应缺口的预测,为铜价提供了一定的支撑。该公司计划在全球最大铜矿埃斯康迪达和智利其他项目上投资至少110亿美元,以应对未来的供应短缺。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铜供应的担忧,但并未能改变铜价的整体下行趋势。

供需基本面,低价铜及铜材出口退税政策下,供需边际收紧,但预计持续性有限。国内冶炼企业检修规模扩大,导致11月中国电铜产量略低于预期。同时,下游需求切换为刚需为主,铜杆企业虽有抢出口行为,但存在透支未来需求的问题。全球铜库存维持温和的降库趋势,但降库速度较慢,对铜价的支撑作用有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铜需求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升19.8%,累计数量同比增长49.4%。这将有助于提振铜需求,并可能对铜价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在当前宏观环境不利、淡季深化的情况下,需求有走弱预期,这一利好因素难以改变铜价的整体偏弱态势。

对于后市,铜价仍将面临多重压力。宏观中期利多被削弱,基金多头信心不足,基本面中期需求偏弱、过剩较高导致对年末价格预期偏空。预计日内铜价主要波动区间为73500-75000元/吨。

 

8.铜价高位运行趋势明显,Osisko加速Gaspe Copper项目开发

近日,Osisko Metals公司总裁Robert Wares对价未来走势表达了乐观预期,指出由于供应受限和需求增加的结合,铜价将在未来数年内保持高位运行。并透露了公司正在加速推进的Gaspe Copper项目开发计划。

据Wares介绍,由于全球铜供应受限和需求增加的双重因素影响,铜价将在未来数年内保持高位运行。这一预测不仅基于当前金属市场的动态变化,更反映了全球经济对铜需求的强劲增长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铜作为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优异的材料,在电力、建筑、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需求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铜矿生产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资源限制、开采难度加大、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使得铜矿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剧了铜价的上涨压力。Wares认同全球铜供应将在2025年出现短缺的预期,并预计这一短缺状况将至少持续五年。这一判断为铜价的未来走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面对这一市场趋势,Wares表示,Osisko目前正在为其Gaspe Copper项目制定新的资源和地质模型,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这一工作将为项目的后续开发和生产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和资源信息,有助于降低开发风险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Wares对未来铜价及其对项目开发的影响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认为,铜价将保持健康水平,并预测铜价有望超过每镑5美元。即使在未来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下,4美元也可以作为明年的基础支撑价位。这一预测为Osisko Metals公司的Gaspe Copper项目以及其他铜矿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9.美元八周连涨能否终结?沪铜74000元/吨关口面临考验

市场概况

周一,沪期铜主力2501合约强势反弹,但午后盘面涨势稍显逊色,截止当日15:00收盘价报74160元(+240,+0.32%)。现货市场方面,交易活动相对平淡,下游企业在价格较低时表现出一定的采购意愿。然而,随着进口铜到货量的增加,升水结构开始转弱,下游消费的持续性不足,导致整体成交格局依然偏弱。

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1、美联储政策预期:据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市场对于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的预期存在分歧。其中,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7.3%,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2.7%。IG市场策略师Yeap Jun Rong指出,美国温和的政策信号和潜在的通胀意外可能支持12月维持利率不变,而降息放缓的前景则可能对铜价构成拖累。

2、美元汇率变动:周一美元汇率下跌,这主要归因于投资者对特朗普提名的美国财长人选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将安抚债券市场并拉低国债收益率,从而削弱美元的部分利率优势。这一变动提振了基础金属价格,为沪铜提供了反弹契机。

3、国内政策利好: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出炉:1-10月增量328.8万台,累计达1188.4万台;郑州市以旧换新消费活动的启动,有效拉动了内需增长。截至目前,该活动已带动销售突破210亿元,其中汽车消费和家电销售占比较大。这一消息对铜价构成了一定的利好支撑。

供需基本面分析

1、库存情况:上海期货交易所仓库的铜库存持续下降,反映出中国国内需求仍在稳步复苏。但是,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库存基本保持不变,这反映出中国以外地区的需求疲软。

2、供应与进口:进入消费淡季11月,预计未来国内铜供应将环比继续小幅下降。进口方面,虽然进口货源陆续到货,使得现货供应稍显宽松,但国产铜到货较少。同时,下游企业在价格下跌时逢跌买盘动能增强,提振了市场消费。

3、下游需求:临近年底,下游消费有一定发力预期。铜价重心下降对下游消费形成了明显刺激。然而,再生铜杆开工率环比下降,表明下游需求已切换为刚需为主。同时,部分铜杆企业存在抢出口行为,但可能透支未来需求。

后市展望

尽管周一铜价出现上涨,但从月线图来看,沪期铜价预计将延续10月的收跌态势。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点:

1、需求前景担忧:人们对头号金属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前景感到担忧,因为迄今为止发布的刺激计划令人失望。

2、关税风险: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可能对中国征收关税,这将损害贸易流动和经济增长,对铜价构成不利影响。

3、美元强势:本月末国内政策真空期、海外情绪偏弱,预计美元仍将维持强势。这将对铜价构成压制。

综上所述,尽管短期内铜价可能受到某些利好因素的支撑,但从中长期来看,铜价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供需基本面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操作策略与风险提示

沪铜主力,参考价格区间73500-75000元/吨。策略:逢高布局空单、逢低备货、合理控制仓位

风险提示:美元反弹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冲突变化。

 

10. 金属市场风云突变,沪铜逆转下挫

周一,美元下跌为铜市提供了支撑,加之逢低买盘的涌入,铜价得以上涨。特朗普提名基金经理斯科特·贝森特担任美国财政部长,这一消息也增强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一步推动了铜价的上涨。

然而,在周二早盘,金属市场风云突变,大部分金属价格开盘跳水,沪铜主力2501合约也震荡走软,LME三个月期铜更是弱势低开,价格重心重回9000美元下方。

截止10:15上海期货交易所休盘报价,沪铜2501合约报73810元,下跌160元,跌幅0.22%。早间现货市场成交明显减少,下游贸易商备库需求意愿不强,随着尽快到货增加,升水架构开始转弱,市场零星成交为主。

从宏观层面来看,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道指更是创历史新高,这显示出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乐观预期。然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以及美联储官员对降息的态度却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卡什卡利和古尔斯比等美联储官员均表示,未来降息的效果将达到既不限制也不促进经济活动的目的,但降息的速度和幅度却取决于经济前景和条件。此外,贝森特被提名担任财政部长后提出的“三支箭”政策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些政策包括降低财政赤字率、放松监管刺激GDP增速以及增加石油产量等,这些都将对全球经济和铜价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产业方面,BHP预计未来十年全球铜供应将出现1000万吨的缺口,这一预测引发了市场对铜供应的担忧。为了应对这一缺口,BHP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资107-147亿美元,旨在从Escondida和Spence项目开采更多铜,并重启Cerro Colorado铜矿。然而,国内冶炼企业的检修导致铜产量预计下降,同时废铜进口增加以弥补原料不足。这一供需矛盾使得国内铜库存持续下降,对铜价构成了支撑。

此外,中国铜需求表现强劲,受电线电缆、铜管及家用空调等出口和内销增长推动。这一需求增长与供给端收紧共同作用,预计11月铜价将震荡偏强。然而,展望后市,虽然现货仍有支撑,但强美元风险或尚未完全结束,需关注其持续性。若美元继续走强,将对铜价构成压力,短期或仍有下行风险。

综上所述,铜价短期走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预期、美联储政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产业方面的供需矛盾以及中国铜需求的强劲表现等。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铜价的走势和投资机会。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市场风险的存在,谨慎操作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上一页:宏观利好再现,沪期铜稳健上扬 下一页:经济数据参差不齐,市场反应各异:金铜等基础金属走势分析